英國的溫莎堡是世界各地遊客喜愛前往的城堡之一
Reference: goo.gl/9t8JoW
歐洲古堡參觀指南來到第二篇,上一篇介紹了城堡與皇宮的區別方式,這次要針對城堡來做一個更詳細的解說。
城堡系列寫完啦! 其他兩篇可以點這裡去閱讀 ⇓⇓⇓
.【 景點參觀攻略 】歐洲古堡參觀指南 (一): 教你如何一秒辨識城堡與皇宮的差異
.【 景點參觀攻略 】歐洲古堡參觀指南 (三): 拜訪城堡時可以注意的幾個有趣的小地方
不過歐洲那麼大,不同國家的城堡形式也會不太一樣,所以這篇城堡就是一個比較大方向的指南,大家可以以這些為基礎,在歐洲國家旅行的時候稍微比較一下不同國家的城堡有哪些相同或不同的地方,這樣也大概能知道自己參觀的城堡大約是哪個時期的建築物,之後有機會會再開專篇寫寫其他國家的城堡。
那由於本篇篇幅比較長,所以我放了下面這個簡易的快速分類指南,有想要找特定城堡種類的可以拉到相對應的段落閱讀。
⇓ 城堡種類快速分類指南 ⇓
-
中世紀早期城堡: Motte and Bailey / Shell Keeps / Norman Stone Castles (e.g. 英國威爾斯的 Wiston Castle / 英國約克的 Clifford Tower、英國的溫莎堡 / 英國的 Rochester Castle 和 倫敦塔中的白塔)
-
中世紀中期城堡: 哥德式城堡 / 強化型城堡 (e.g. 波蘭的 Malbork Castle、羅馬尼亞的德古拉城堡 / 英國的倫敦塔)
-
近代城堡: 結合奢華皇宮以及防禦性城堡特質的混合性城堡 (英國倫敦近郊的漢普頓宮)
-
更近代的城堡: 滿足近代人民對中世紀浪漫想像的城堡 (e.g. 德國新天鵝堡、西班牙塞哥維亞的 Alcazar)
< 城堡的種類 >
這篇將城堡的種類以不同時期作為大略的分類,總共分成四個時期,每個時期中會有幾個比較有代表性的城堡建築形式,透過不同時期的城堡我們也可以窺見不同時期人類思考方式的演進還有防禦建築工法的推進。
中世紀早期的城堡
(約西元 1000 年到 1200 年之間)
1. Motte and Bailey
Motte and Bailey 是鑑於土丘上的木製山寨
這是諾曼人到處征服歐洲時所使用的城堡形式,特點是興建容易拆除也快,木造的主要結構並不需要花費他們太多的氣力和金錢來蓋城堡。(Wiston Castle, Wales)
Motte 指的是土丘,Bailey 則是指土丘旁邊平坦的地面,這種城堡是諾曼人用來征服並統治當地的一種據點建築,特色是易守難攻,而且 Motte and Bailey 並不需要什麼高難度的建築技術,所以諾曼人常常是在以武力征服一個地區之後威逼利誘的讓當地人民幫他們蓋城堡。
位於英國威爾斯的 Wiston Castle 遺跡,現在只剩下一圈石外牆了
這種城堡主要是其利用了該地區原本的地勢優勢,諾曼人會在他們想要駐點的地區中尋找一個天然的土丘(有時候覺得土丘不夠高他們也會自己挖點土補上去),然後將土丘頂弄平之後再用木頭堆砌出一座臨時的堡壘,使用木頭是因為容易取得,建造起來也比較不那麼費時費力。
而通常 Motte and Bailey 堡壘的構造會包含瞭望台、一片封閉的內庭廣場,旁邊會挖一圈的壕溝並插上削尖的木矛。在這一塊諾曼人駐紮的堡壘中會在內庭廣場上設立一些諾曼人日常所需的社群建築,例如小禮拜堂、廚房、商鋪、馬廄、鐵匠舖以及居住建築等等。
Motte and Bailey 城堡多半為木製的山寨城,木頭的部分早已隨著時間風化消失,剩下的多是這些人為或天然的土丘。
************************************************
2. Shell Keep Castle (Motte and Bailey 的改良版)
英國的溫莎城堡就是由 Motte and Bailey 轉型成 Shell Keep 的典型案例(圖中圓形的那個塔)
Reference: goo.gl/9t8JoW
這種城堡大約是在西元 1100 到 1200 年這附近的城堡特色,Shell keep 指的是用一圈薄薄的石頭環形牆來取代 Motte and Bailey 的木造牆。
而 Shell Keep Castle 可以視為是 Motte and Bailey 以及後期石造城堡的過渡期建築,它的結構和 Motte and Bailey 大抵上是一樣的,只是堡壘所使用的建材不同,Shell Keep Castle 使用的是石頭,而 Motte and Bailey 使用的是木頭。
中世紀早期的 Motte and Bailey 所構築的堡壘主要都是以木造為主,但這樣全木頭的建築其實非常的怕火,有許多中世紀的 Motte and Bailey 城堡都在敵人射出的燃燒飛箭之下燃燒殆盡。
這種外面圍一圈石牆的城堡結構在中世紀早期是很風行的城堡建築
因為這樣,中世紀的建築師決定以石造的城牆取代原本的木頭外牆,但是內部的木造結構依舊維持不變,變成一種類似核桃那樣外硬內軟的結構。
這和中世紀中後期的全石造城堡是完全不一樣的概念, Shell Keeps 有點類似穿了盔甲的城堡,外強中乾;石造城堡則是裡外都硬得不要不要的。
而 Shell Keeps 的形狀通常是圓形、橢圓形或是其他的多邊形,這些 Shell Keeps 的規模都不會太大,大約直徑都只有 25 ~ 50 公尺左右,蓋太大的話會讓這些半天然半人造的土丘塌毀。(York 老城鎮現在留下的那個 Clifford’s Tower 就有在修復時於土丘一側填入混凝土以防止石造城堡滾下土丘)
英國約克的 Clifford’s Tower
Reference: goo.gl/tnNV54
在英國現在這種形式的城堡已經剩沒幾座了,全英國大概剩下 70 座左右。到了中世紀的 1210 年左右,Shell Keeps 和 Motte and Bailey 這些城堡形式已經漸漸式微,全部石造的城堡開始興起。
如果想要看看 Shell Keeps 的城堡型態,可以前往英國中部的約克(York) 尋找 Clifford’s Tower,這是很典型的 Shell Keeps。
************************************************
3. 諾曼人的石造城堡 (Norman Stone Castles)
英國最多遊客拜訪的典型諾曼式石造城堡 (Tower of London 的白塔)
要蓋座石頭城堡其實是很花錢又花人力的,與幾個星期就能蓋好的木造山寨不同,石造城堡往往需要花好幾年的時候才能蓋好,但是其防禦力卻是大大的提升。
Gatehouse
大部份的中世紀城堡都會建置 Gatehouse,也就是擁有超強防禦力的城門主建築。
從城堡內部看到的 Gatehouse,可以看到這個建築物有多麽的厚實高大
Reference: goo.gl/MVQ5WT
城門是整座城堡最容易攻進去的地方,因此在石造城堡的設計中,Gatehouse 通常是城堡牆壁最厚最堅固,而且可以駐紮最多士兵的地方,Gatehouse 中也會有專門的廳室用來接待貴賓,可以說是石造城堡中一個相當重要的建築。
Reference: goo.gl/MVQ5WT
至於很容易被撞破的木造城門呢? 中世紀的人做了電影中常看到的鐵製閘門(Porticullis)並設置在木製城門外面,這可以稍微抵擋破門器所帶來的衝撞威力,也可以防止城門邊的敵人用火或是寶劍將木門破壞。
一般來說中世紀所蓋的城堡會有兩道鐵製閘門,一道在 Gatehouse 靠近內部的那一側,一道會在城門最外側,也有些 Gatehouse 會配置更多道鐵製閘門,給敵人來個不是很開心的驚喜。
照片中間的大洞就是惡名昭彰的暗殺孔,當年的士兵會從這裡倒下滾燙的沸水還有扔石頭,現在已經被填起來了,因為時不時有遊客會踩進這個洞然後腳卡住 XDD
Reference: goo.gl/MVQ5WT
當敵人來的時候,內側的那一道門會先被降下,接著再降下外面的那一側,這樣有時候這樣的方式也能成功困住先衝進來的敵人,在 Gatehouse 的士兵會透過天花板以及牆壁上的暗殺孔(Murder Hole)倒下沸水或是丟石頭砸人家,另外在 Gatehouse 隧道中的牆壁也會設置暗箭孔,守城的士兵會放暗箭把被困在 Gatehouse 隧道中的敵軍們殲滅,也有些時候會拿石頭來扔。
浮誇版的暗箭孔
Reference: goo.gl/MVQ5WT
p.s. 我們常常會對防禦城堡有一個可以倒熱油的迷思,在那個年代,取得水比取得油還要容易,所以不太可能把奢侈品如油的這種東西拿來倒。
英國的 Rochester Castle 有著諾曼式石造城堡的典型外型
Reference: goo.gl/1wEF5T
這些看起來對我們來說很理所當然的防禦方式在中古世紀可以說是一個劃時代的革新設計呢。
(難怪以前看魔戒的時候老覺得那些守城的人真笨,可以挖壕溝的又不挖,可以倒熱水的地方又不倒熱水,如果現代人真的穿越時空回去中世紀的話大概會被當天才)
中世紀中期城堡
(約西元 1200 年到 1500 年之間)
除了城堡的實用性(防禦),中世紀中期的人們開始思考了住在城堡中的舒適度,畢竟會住在城堡中的都是一些皇宮貴族們,誰會不喜歡一個舒適奢華的生活空間呢?
1. 哥德式城堡 (Gothic Castles)
這是位於羅馬尼亞的吸血鬼德古拉的城堡
Reference: goo.gl/qTzi21
哥德式的城堡往往蓋的巨大又高聳而且充滿著尖塔,向上延伸的視覺效果用意是為了營造一種難以親近的外觀以震懾人民(或敵人)。
中世紀早期的石造城堡雖然有著幾近完美的防禦能力,住起來卻是相當的不舒適,不只又潮溼又冷,又沒什麼大窗戶,住在裡面要不得憂鬱症都很難。
哥德式城堡裡面常會看到這種高聳的拱廊,圖為波蘭的 Malbork Castle 內部
Reference: goo.gl/qTzi21
在中世紀中期的城堡,人們開始思考如何改善城堡內的居住條件,而哥德式城堡變引進了較大的窗戶以及較高的天花板,在城堡內部也多了許多裝飾性的設計。
位於波蘭的 Malbork Castle 外觀,它是歐洲最大的哥德式城堡
Reference: goo.gl/NFectg
在那個年代,哥德式城堡是一種尊貴身份地位以及權力的象徵,不過在維多莉亞年代一些虛構小說刻意以哥德式城堡為恐怖故事背景的醞釀之下,哥德式城堡逐漸被大家視為一種常鬧鬼又荒涼的城堡類型。
************************************************
2. 強化型城堡 (Concentric Castle)
英國威爾斯的 Caernarfon Castle 是英國幾座固若金湯的強化型城堡經典
Reference: goo.gl/ABT4Rc
從 Motte and Bailey 演進到石造城堡,人們一直在彼此的攻防戰之中激盪腦力,設計出無比堅固的城堡型態。
雖然整座石造的城堡是一種最強的堡壘型態,不過中古世紀的人也沒我們想的那麼笨,當時的人們對付這種石造城堡的招數便是去挖城堡基座的人造土丘,土丘的地基沒了支撐力之後城堡就會跟著崩落,如此一來敵人就可以順利的攻進去。
為了因應這種破壞地基的戰術,強化型城堡的設計因此而誕生,這種城堡建築的出現時間大約始於 1200 年,而成熟型態約是在西元 1290 年到 1300 達到高峰。
英國威爾斯的另一座城堡 Caerphilly Castle 也是典型的強化型城堡
位於英國威爾斯的 Caerphilly 城堡就是強化型城堡中滿典型的城堡建築,建於 1270 年的 Caerphilly 城堡是英國第一座強化型城堡。
p.s. 可能有人會想說為什麼威爾斯這麼多這種很硬的城堡,因為當時諾曼人征服英國的時候威爾斯這裡的人反抗的特別激烈,所以這裡才會有很多城堡來駐紮軍隊鎮壓威爾斯人
對於當時的敵人來說,要攻進去可是一件難上加難的事情,而且最危險的地方便是在兩道城牆中間,在中世紀這裡可是被稱為 Death Zone 的死亡區域。
倫敦的倫敦塔外圍有兩圈獨立的城牆,城牆外還有護城河,這在中世紀是相當牢不可破的設計
Reference: goo.gl/LjUW1R
另一個強化型城堡的變化型案例就是位於倫敦的倫敦塔 Tower of London。
倫敦塔算是規模滿龐大的強化型城堡,征服者威廉當初跨海來征服英格蘭之後,為了防止當地居民的攻擊,因此便先建了最中間的白塔(四方形那個),後來又慢慢的建了外面的兩圈外牆還有牆內的一些建築,逐漸地鞏固了其在英格蘭的勢力。
倫敦塔最特別的地方,是它有一面是面向泰晤士河的。在中古世紀時,對付這種攻不進去的城堡最好的方式就是圍城,耗盡城內的所有資源之後敵人自然而然會開城投降。
倫敦塔從泰晤士河上看過去的樣子,在中世紀的時候簡直就是一個可怕的龐然大物
不過倫敦塔的這種一面靠水路的設計正好解決了被圍城的問題,被圍城的時候可以透過水路補給糧食飲水還有彈藥等等資源,延長與對手的戰爭時間。
而在強化型城堡還沒出現以前,城堡的強化防禦都只是在最外層的牆加厚而已,但是強化型城堡的兩座外牆都是獨立存在的,對想要攻進去的敵人來說非常的費力。
城中城的設計是當時最堅固,也造價最昂貴的城堡設計
Reference: goo.gl/pvXPMz
這種強化型的城堡外牆並不是圓形的,通常是範圍很大的正方形或多邊形,而且多為對稱的型態(除非基座的岩石形狀或結構不允許城堡建成對稱的)。
不過這種看起來很強的城堡也並不是沒有缺點的,這種城堡因為規模龐大所以造價昂貴,有些國王為了蓋這種城堡還改到差點破產亡國;而這種城堡建造的時間耗時相當久,常常是好不容易蓋完了卻不需要用到它了(像是上圖的 Beaumaris Castle 就是愛德華一世蓋完但完全沒用到的,而且蓋完他還破產了XD)。
近代的城堡
(約西元 1500 年之後)
在人們從很愛打來打去的中世紀進到較近代的時代以後,外交政策已經從戰爭轉變為注重政治外交的模式,城堡們也漸漸從純粹強調防禦功能的功能性建築轉變為結合以居住舒適性為主的皇宮的混合是城堡。
1. 逐漸轉變為皇宮的城堡,目的是展現權力與尊榮華貴
城堡轉變的原因除了以外交斡旋為主以外,另外還有一個主要的原因: 火藥。
在中世紀武器還很陽春的情況下,石造城堡可以說是完全功不可破,但有了火藥和砲彈之後,這些石造城堡似乎就沒有以前那麼安全了。
倫敦近郊的漢普頓宮(Hampton Court) 走一個極致奢華的路線
Reference: goo.gl/GuJHQh
在十五世紀左右的時候,亨利八世帶動了一系列奢華型的城堡風氣,其中一個廣為人知的城堡就是他在倫敦近郊的 Hampton Court。
Hampton Court 原本是亨利八世的主教為了炫耀自己得寵於國王的浮誇居所,不過後來這位主教漸漸失寵,為了贏回亨利八世的心才把這座居所送給亨利八世,但是最後這位主教還是被砍頭再見了,而亨利八世也就名正言順的把這裡改建為一個奢華又龐大的城堡建築群。
更近代城堡
1. 純粹為了懷舊好事光而蓋的城堡 (Fantasy Castles)
講到這種純粹為了喜歡而蓋的城堡呢,就一定不能不提到德國的新天鵝堡了。
代表浪漫幻想的新天鵝堡,建於 1862 ~ 1892 年
Reference: goo.gl/U6nqe5
其實自從西元 1500 年之後,人們就不再建造戰略用途的龐大城堡了,而且在接下來的 300 年也很少有人蓋新城堡。(畢竟也是滿浪費錢的)
不過在西元 1820 年左右,突然又興起了一股蓋城堡的風潮。在十九世紀初期,人們開始了迅速的工業革命,不過也因為這些機械化、量產的東西開始大量的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反而讓人們開始懷念起中世紀的那些"美好的舊時光"。
而城堡呢,正是那些舊時代傳奇以及神秘傳說的代表物,隨著城堡的概念還有一些神權和王權的浪漫價值觀等等,這些都是讓工業時代的人們嚮往的元素。
因為這樣的背景,歐洲進入了城堡浪漫主義的時代,而新天鵝堡就是在這樣的思想浪潮之下誕生的產物,它是一座人們浪漫想像之下具現化實體、走進童話故事中的管道,同時也是當時人們對於中世紀文化的重新詮釋。
西班牙塞哥維亞的 Alcazar 城堡
Reference: goo.gl/YNg79L
位於西班牙塞哥維亞的 Alcazar 也是世界知名的城堡之一,不過他與其他的 Fantacy Castles 不太一樣的是這座城堡大部份的建築其實是中世紀就建好了,像是外圍的城牆、內層城牆以及上面的窗戶都是城堡從 14 世紀留下來的結構。
而眼尖的人應該有發現 Alcazar 上面的尖塔還有城堡中間那些有點太過整齊的方正建築,以一個中世紀就留下來的城堡來說似乎有點太新穎也太完美了。
事實上, Alcazar 在 1862 年的時候遭遇了一場大火,城牆內的木造城堡主建築不幸全部燒毀,所以後來的這些城堡區域就被人們重建,並且參考了新天鵝堡的設計,所以看起來特別的精緻。
呼,看完這樣落落長中世紀以降的城堡種類,有沒有對於歐洲的古堡稍微有些概念了呢?
其實關於中世紀城堡還有很多很有趣的地方,這個古堡介紹系列也會有一篇告訴大家在歐洲參觀古堡時可以注意哪些地方,讓沒有導覽的你們參觀起來也能很有樂趣喔!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可以 發漏我的粉絲頁,或是在這網站拉到最下面選擇 email 訂閱,有新的文章都會通知你喔! 😉
By the way,如果大家有要出國玩找住宿,又或是想要找旅行團的話,可以點每個文章下面的這些連結去訂房還有訂行程,讓我可以有一點點點微薄的收入,也讓我的生活上有點支撐來繼續寫文章,謝謝你們。
我想去倫敦玩,找住宿:
⇒ Booking.com
⇒ Agoda
⇒ Airbnb (新註冊成為會員的話還可以獲得 500 ~ 1200不等的旅行基金喔!)
自由行好累,我想跟團:
⇒ 旅遊咖 – 輕鬆比較不同旅行社的團遊價格和行程
發表留言